近期,細心的市民會發(fā)現,市區(qū)多座主要橋梁的橋體上,出現了一張醒目的藍色公示牌,上面不僅標有橋梁信息,還有一個二維碼。 記者昨日從市城市建設服務中心獲悉,為提高市本級橋梁養(yǎng)護管理精細化和規(guī)范化水平,該中心給市區(qū)13座橋梁量身定制了二維碼“身份證”,市民只需通過手機掃描,即可獲取橋梁基本情況、養(yǎng)護與管理單位信息和聯系電話等內容。同時,市民如發(fā)現橋梁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也可以通過后臺系統(tǒng)或者撥打公示牌上的聯系電話,將問題反映至養(yǎng)護或管理單位,共同維護橋梁設施的安全運行。 昨日,記者來到通濟橋,在北橋頭東側人行道上看到了二維碼,現場掃碼后,不僅橋梁信息在手機上完整顯示出來,橋梁具體的地理位置也同樣呈現在眼前。值得一提的是,始建于元代的通濟橋是金華城區(qū)中軸線上最古老的建筑之一,為了凸顯其文化底蘊,通濟橋的“電子身份證”還設計了一幅底圖為通濟橋老照片的專屬海報,掃碼后的信息還附有這座橋梁的詳細歷史介紹,以及橋梁在不同時期的照片,有助于進一步傳承推廣八婺文化。 “前期我們組織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對市區(qū)13座橋梁進行了實地勘察,查閱歷史資料,為橋梁建立系統(tǒng)的檔案,目的是能讓市區(qū)橋梁附屬設施信息更全面、更具體、更完善。上周,我們完成了全部的安裝工作,市區(qū)13座主要橋梁都有了‘電子身份證’!笔谐鞘薪ㄔO服務中心橋梁科有關負責人表示,有了二維碼后,橋梁更加便于管理、識別和監(jiān)管。 |
GMT+8, 2025-5-14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