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1至12月,我市累計登記流動人口數(shù)159.5萬。 面對外來流動人口超出本地人口2倍多的局面,如何做好這部分人的服務管理工作,已成為黨委政府關注的熱點。 去年7月,義烏市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局正式掛牌成立,成為全省首家專門從事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的行政機構。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市流管局積極創(chuàng)新體制機制,構建信息網絡、聯(lián)動協(xié)作、工作保障三大平臺,逐漸在全市范圍內建立了市、鎮(zhèn)街、村居三級服務管理工作體系。目前,13個鎮(zhèn)街已全部成立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所,并初步開展流動人口“一站式”綜合服務。 去年,我市開展了為期四個月的流動人口、出租房、境外人員大普查活動,流動人口信息采集率穩(wěn)步提高,基本摸清了流動人口現(xiàn)狀。通過該項數(shù)據(jù)采集和摸底,及時收集了企業(yè)務工流動人口信息,做到“人來及時登記、人走實時注銷”,并加大企業(yè)、出租公寓遠程申報點管理力度,增強遠程管理服務平臺效能。 針對流動人口居住證登記中存在重復登記辦理的問題,我市開發(fā)了流動人口短信查詢平臺,并大力推廣800電話免費申報系統(tǒng),提高了信息自主申報及時性。2012年,共采集流動人口手機號碼信息128.8萬條,外來車輛及駕駛人信息采集4.4萬條。 “點開花、線擴散,去年我市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呈現(xiàn)‘多彩’。”市流管局相關負責人說,2012年,我市招收流動人口子女入學5.4萬余人,嚴查非法辦學57起,積極把流動人口子女教育納入到我市義務教育體系和教育發(fā)展規(guī)劃;開展流動人口公共衛(wèi)生管理,由市財政提供360萬專項經費保障其公共衛(wèi)生項目順利實施,免費為7歲以下流動兒童預防接種,提供結核病、艾滋病、瘧疾和血吸蟲病的檢測、治療等服務;為流動人口提供法律服務,僅義烏市外來農民工法律援助站全年受理各類案件523件,其中民事案件結案為183件,為受援人挽回經濟損失840萬多元。 圍繞服務,我市著力打造“留心、暖心、歸心”工程,逐步把流動人口納入本地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根據(jù)我市實際,按照需要與可能相結合的原則,擬定了《義烏市居住證實施辦法》,規(guī)定了居住證申領條件及可享受的社會保障、公共服務等政策,能夠有效解決流動人口最需要、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問題。目前,該《辦法》已提交市政府,待完善后正式出臺。同時,按照市委、市政府建立百萬人口大城市的總體規(guī)劃,積極開展積分入戶調研,目前也已向市政府提交了《積分入戶管理辦法》,待研究通過后正式實施。 |
GMT+8, 2025-9-11 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