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燃氣火災,市消防救援支隊做了一些實驗,以此科普燃氣的正確使用方法,敲響安全警鐘,并傳授初期火災撲救方法。實驗表明,肉眼看去正常的燃氣軟管其實已經(jīng)破損或者松動,存在漏氣并引發(fā)轟燃的危機。一旦燃氣轟燃,其產(chǎn)生的威力不亞于一顆炸彈。 實驗開始前,消防員拿日常檢查中收繳的劣質(zhì)灶具、燃氣軟管以及燃氣鋼瓶等廚房用品進行測試,并準備了一盆肥皂水作為檢驗工具。其間,消防員穿好防護服全程守護,以防意外。為防止燃氣中毒,實驗在一處空曠場地上進行。 實驗一:燃氣軟管連接處務必要擰緊 消防員模擬廚房燃氣使用場景,為帶燃氣的鋼瓶裝上減壓閥,將橡膠軟管直接套在減壓閥上,然后將軟管的另一端連接到燃氣灶具上,隨后又將事先準備好的肥皂水涂抹在減壓閥上。消防員擰開燃氣鋼瓶,伴隨著“嗤嗤”的燃氣泄漏聲,空氣中彌漫著一股刺鼻的氣味。瞬間,閥門和燃氣管道的接口處沖出一個個小泡泡,而且泡泡越來越多。 市消防部門提醒:劣質(zhì)燃氣軟管,直接套在減壓閥上,沒有用金屬箍擰緊,在燃氣使用過程中,連接處極易松動漏氣。居民在挑選的時候應選擇里面帶鐵皮的,使用時接口處一定要用金屬箍擰緊。 實驗二:軟管需每18個月更換一次 消防員從一堆收繳的劣質(zhì)灶具中隨機挑選了一根軟管,用肉眼看,軟管并無異樣。但是,當消防員將軟管接入灶具和鋼瓶中,肥皂水涂抹在軟管上,并打開燃氣閥門,就“嗤嗤”地冒氣,燃氣管道破損處瞬間出現(xiàn)小泡泡,越冒越多,直至消防員將燃氣閥門關(guān)閉,才停止冒泡。 市消防部門提醒:皮質(zhì)軟管使用中極易發(fā)生破損等情況,可是人們用肉眼無法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這一情況,因此家中連接鋼瓶和燃氣灶的軟管應每18個月更換一次,以防漏氣。 |
GMT+8, 2025-5-10 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