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不想上班的一天,從昨天開始emo(網絡用語,一般表示有負面情緒,可以理解為頹廢、抑郁、沮喪),今天妥妥地睡過頭了……” “醒了無數次,看了無數次表,睡得極其不踏實,就怕錯過時間,不敢相信假期就這樣結束了!” “節(jié)后第一天上班,坐在辦公室里,喝了兩杯黑咖啡了,還是兩眼發(fā)直,精神恍惚?吹绞诌叾逊e了一個假期的文件,好想請假回家休息!” …… 春節(jié)假期剛剛結束,“不想上班”這個關鍵詞沖上了微博熱搜,不少網友吐槽節(jié)后上班又累又困,根本不想動,整個人情緒非常低落、焦慮。上班第一天的你是不是也感同身受?對此,心理專家表示,這些都是“節(jié)后綜合征”的表現(xiàn),需要給自己一個調整的過程,科學應對節(jié)后綜合征。 節(jié)后上班度日如年,不想工作 “我是真的不想上班,同事說我把郁悶都寫在了臉上。”2月7日,公司職員建紅(化名)感覺,他節(jié)后上班的第一天過得異常艱難。用當下流行的網絡用語說,“上班一整天,摸魚一整天,emo一整天! 這個春節(jié)假期,建紅過得非常隨心。白天睡到中午起來吃飯,晚上與親友玩游戲到次日凌晨兩三點才入睡。這樣的生活節(jié)奏讓他感覺非常放松、快樂。然而春節(jié)長假轉瞬即逝。2月6日晚上,想到次日早上要上班,他開始非常沮喪,當晚甚至出現(xiàn)失眠,一直到凌晨4點才入睡。 2月7日早上7時,建紅強忍困意起床,雨雪天氣,他沒能打到車,只能冒著風雪步行前往單位,結果鞋襪都打濕了,這讓他感覺非常狼狽。到單位后,他對工作非常抵觸,抱怨假期太短,也不愿與同事交流,整整一天都無精打采,就連開會、領導布置任務時,他也多次走神,處理工作時效率非常低。 “感覺工作沒有意義,一整天下來非常難熬,被一種無力感籠罩,度日如年!苯t說,這份工作得來不易,在這里上班一年了,年前上班雖然感覺辛苦、壓力大,但整體感覺還可以,他不明白,怎么春節(jié)過后就突然不想上班了,為此既迷惑又焦慮。 放假后心神不定,就想發(fā)火 “平時忙碌慣了,到了長假突然無法適應,不知道該干什么,每天吃吃睡睡,看到別人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自己干著急。”胡女士(化名)說,她從大年初二開始出現(xiàn)煩躁不安、抑郁、失落、失眠等現(xiàn)象。 胡女士的親友圈較小,春節(jié)期間基本上不需要走親訪友。初二后便沒有其他應酬,她也想過借假期出去玩一圈,由于疫情原因她又打消了念頭,認為還是在家吃吃喝喝比較安全,可是“宅”了兩天后,就開始各種不適。 “我初四和家里親戚聚了聚,姑嫂、兄弟姐妹都到了一起,一中午嘰嘰喳喳吵得頭痛!焙空f,她越來越懷疑是自己出現(xiàn)了問題,安靜或者熱鬧都不合心意,就是想發(fā)火,她懷疑是自己心理出現(xiàn)了問題,咨詢如何梳理自己的不良情緒。 寒假放飛自我,孩子叛逆 熱鬧喜慶的春節(jié)過去了,過完元宵節(jié),孩子就開學了。想到這里,惠英(化名)不禁愁上心頭。她擔心14歲的兒子過完春節(jié)后又會無精打采、不想做作業(yè),晚上不睡早上不起…… 上個寒假,惠英的兒子患上假期綜合征,開學后萎靡不振,還長胖了不少。這讓惠英很著急!叭ツ甏汗(jié),孩子吃了睡睡了吃,沉迷網絡游戲,完全放飛自我,過完春節(jié)后,兒子的身體開始發(fā)胖,不想上學!被萦⒄f,兒子處于叛逆期,之前總和她“對著干”,不準喝可樂,他便偷著喝;不準玩手機,他便躲著玩。這個春節(jié),受疫情影響,寒假里帶孩子出去旅游的計劃被擱淺,惠英一直擔心孩子有情緒。年初七之前,帶著孩子走親訪友,一家人其樂融融,市內的親戚走完了,孩子開始嚷嚷著要去杭州舅公家玩,一聽今年不去了,兒子把自己關在房間里,顯得悶悶不樂。 “假期里,只要家長繼續(xù)繃緊一根弦,別讓孩子的生物鐘停止轉動,該起床就起床、該睡覺就睡覺,多抽時間陪伴孩子,彎下腰和孩子溝通,可有效預防孩子的假期綜合征,讓孩子保持健康活力!痹谛睦碜稍儙熃ㄗh下,惠英開始控制孩子熬夜和長時間看電視、上網、打游戲,嘗試著帶孩子爬山、跑步、打球等,督促孩子每天按照規(guī)定時間學習,抽時間帶孩子看看電影、逛逛圖書館。 漸漸地,孩子的生活習慣悄然改變了。惠英嘗試著走進孩子的內心,努力和兒子成為朋友!皩W會教育孩子的方式,假期綜合征也就不難治了!被萦⒏锌 咨詢師觀點 心態(tài)調節(jié)+行為改善,遠離“節(jié)后綜合征” 每次假期過后,總有不少上班族、學生黨中招節(jié)后綜合征,松弛下來的“弦”一時適應不了緊張繁忙的學習、工作,因而產生包括生理上、心理上的種種癥狀。義烏市中心醫(yī)院精神衛(wèi)生科主任醫(yī)師方向明介紹,很多人都可能會出現(xiàn)節(jié)后綜合征,對大多數人來講是個正常的心理過程,它并非精神疾病,而是一種適應問題,是指人們在長假之后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生理心理不適反應,比如對生活感到厭倦、出門提不起精神、工作效率低下、注意力不集中、失眠早醒,甚至發(fā)生不明原因的惡心、頭暈、心慌、厭食、腸道反應,以至焦慮甚至抑郁等。 那么,如何輕松調整狀態(tài),擺脫“節(jié)后綜合征”,快樂開啟新年的生活呢? 1.正確認識“節(jié)后綜合征” 我們首先應客觀看待,節(jié)后綜合征不是精神疾病,是人們由假期的放松狀態(tài)突然進入工作或學習的緊張狀態(tài)時,生理和心理的平衡被打破后進而產生的一系列適應問題,大部分人通過自我調節(jié)適應即可,不必過度擔憂和恐慌。 但確實會存在少部分人受節(jié)后綜合征影響比較嚴重,不能在一周內自行恢復,甚至問題會長時間、持續(xù)加重,影響身心健康,這時就需要到醫(yī)療機構就診,尋求專業(yè)幫助。 2.提前調整,避免焦慮 長假的最后一天,要及時讓自己靜下來,爭取積極早睡,盡快把生物鐘調整過來。如果已經出現(xiàn)了失眠的問題,白天不要飲用濃茶咖啡,睡前聽聽舒緩的音樂讓興奮的大腦安靜下來。 此外,假期聚會增多,飲食油膩,甚至暴飲暴食、煙酒無度,容易引起身體機能紊亂。所以假期收尾時飲食結構要以清淡為主,減少油膩,多飲水,積極參加有氧活動,讓身心一起放松。 相比成人而言,學生群體更易出現(xiàn)假期綜合征,對此,方向明主任表示,學生也需要提前轉變生活作息,調整作息,規(guī)律飲食,準備好上學必需品,家長要積極做好配合,注重自身的方式方法和心態(tài),正確引導孩子。例如和孩子一起進行新學期規(guī)劃,一起準備新學期學習用品、書籍,營造開學的莊重儀式感等,和孩子一起讓好狀態(tài)盡快回歸。對于課堂上可能會出現(xiàn)的注意力難以集中等問題,老師可以加強課堂互動,多提問,多討論,提高學生積極性,幫助學生重新適應學習節(jié)奏。 3.多方調適,盡快進入狀態(tài) 可適當提前回程來調整身體和心理狀態(tài)。上班的前幾天也可以不給自己安排高強度工作,給自己一個緩沖調整的時期,然后循序漸進,恢復以往的工作狀態(tài)。 積極進行心理調適。主動把節(jié)后工作日變成值得期待的事,例如開工后給自己準備一些小獎勵:吃一頓豐盛的早餐,買一束新鮮的花放在工位等,做一些讓自己有期待的事,讓自己繃緊的身心放松下來,讓上班的心情變得愉快。也可以問問自己有關工作的規(guī)劃、期待,激發(fā)工作動力,用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看待工作問題。 做到勞逸結合。工作期間可設置一定的休息時間,給思緒和心情一個緩沖期:可以通過閉目養(yǎng)神、聆聽舒緩的輕音樂、讀書閱報、多走動等方式調整身心。工作之余可以安排適當運動,如散步、慢跑、瑜伽、跳廣場舞和健美操等,有利于發(fā)泄工作中的壓力,同時還能促進睡眠。 |
GMT+8, 2025-5-12 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