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水體是水環(huán)境的基礎,相當于“毛細血管”,既與群眾生產(chǎn)生活關系最為密切,也是鞏固主要河道五水共治成果的力量。這場關乎百姓獲得感的治水“巷戰(zhàn)”怎么打?城西街道的做法是:自加壓力,開展地毯式排摸,以“短兵相接”的方式,打響五水共治的“巷戰(zhàn)”。
自開展“五水共治”以來,城西街道既注重“大處著眼”,也緊盯“小處著手”。從今年2月初開始,街道發(fā)動黨員干部、河長、村民代表等力量,全員上下,合力參與“微治水”行動,號召和發(fā)動村民各自管好家門口的水域,撈水草、漂浮物,力求實現(xiàn)“全民治水、共治共享”。截止目前,全街道共完成278門口塘小微水體的采樣任務,委托第三方檢測公司進行水樣檢測分析,檢測結果令人堪憂:共有128個小微水體水質在Ⅳ類及以下。
據(jù)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微治水”完成后,城西還將對小微水體示范點或清淤點進行后續(xù)綠化美化,制訂長效管護機制,將小微水體的管護保潔寫入村規(guī)民約,并設立舉報投訴電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