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開掛”,幾周連晴,已經(jīng)到了11月中旬,秋衣秋褲還是用不上。今年冬天是不是遲到了?別急,晴好天氣“余額”已不足,本周氣溫有大波動,天氣將有大轉(zhuǎn)折!
市氣象臺預計,本周我市前晴后雨,氣溫先升后降。其中,今天至11月18日,我市以多云為主,氣溫逐日升高,今天最高氣溫25℃左右,明天最高氣溫28℃,11月18日最高氣溫直逼30℃。11月中旬的氣溫居然還接近30℃,破紀錄了吧?記者查看了往年的氣溫記錄,11月出現(xiàn)30℃左右“高溫”不常見,但也發(fā)生過幾次,最高紀錄是1984年11月的31.3℃,2003年11月出現(xiàn)31.1℃,1993年11月出現(xiàn)30.8℃。市氣象臺工作人員表示,今年11月最高氣溫可能破不了紀錄,但有望進前三。
11月的“高溫”是短暫的,冷空氣將馬上開始“反攻”。11月19日白天,最高氣溫仍在28℃左右,后期受冷空氣影響,降水和降溫都要來了。11月19日后期到22日,受冷空氣影響,水汽條件轉(zhuǎn)好,轉(zhuǎn)陰雨天氣,氣溫下降。11月20日—22日,最高氣溫都在20℃左右?傊,本周后期,氣溫將“一夜回到秋冬季”,大家要及時調(diào)整衣著。值得注意的是,在暖濕氣流與冷空氣“拉拉扯扯”中,11月19日,天氣由多云轉(zhuǎn)雨,往后一段時間都有雨水的“身影”,洗、曬、玩都得抓緊。
11月中旬也是降溫最快時段。據(jù)氣象專家分析,11月的氣溫底子還不錯,冷空氣明顯增強,有足夠降溫空間,隆冬基礎(chǔ)氣溫低,不容易再暴跌,因此深秋和春季的寒潮通常比隆冬時節(jié)更多。
氣溫速降,我們要注意什么?當然是要穿上秋衣秋褲,注意保暖。否則,不僅容易感冒,還可能會長胖。因為人的適應能力非常強,天氣太寒冷時,腿部為了自我御寒而堆積脂肪,皮膚逐漸變厚,汗毛變長、變粗。從中醫(yī)理論上講,寒冷傷人陽氣,代謝能力下降,為御寒而堆積的脂肪無法及時代謝,就會存留下來。更重要的是,穿秋褲能保護膝關(guān)節(jié),如不保護好膝關(guān)節(jié),會導致下肢回流血液溫度降低,影響腿腳甚至全身生理狀態(tài)。那我們應何時穿秋褲?醫(yī)生表示,若覺得雙腿冰涼,從戶外回來后遲遲恢復不到正常溫度,就該穿秋褲了,尤其是經(jīng)期和孕期女性以及老年人、關(guān)節(jié)炎患者,應馬上穿秋褲、厚襪,最好每天睡前用熱水泡腳15分鐘,促進下肢血液循環(huán),提高機體抗寒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