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針對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下產生的法律問題,市司法局堅持實踐式、融入式法律服務,積極構建以公共法律服務網絡為支撐、以特色服務站和工作室為支點,以若干服務團為補充的“1+1+N”工作網絡,全面激活律師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新局面,為基層社會治理有效“減負”。
目前,我市共有律師服務點65個,組建各類團隊78個,共270名律師參與其中。
入駐各級平臺
聚焦律師“嵌入式”法律服務
“用法治思維、法制方式參與涉法涉訴信訪工作,努力發(fā)揮一名律師‘橋梁’作用,我們有信心改變過去矛盾易激化、不穩(wěn)定的信訪狀態(tài)!闭憬C川律師事務所負責人表示。今年,浙江繡川律師事務所入駐義烏市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簡稱市矛調中心),與市信訪局建立政府購買律師參與化解信訪矛盾糾紛機制。針對疫情期間的上訪問題,律師積極扮好政府、基層組織“智囊團”的角色,陪同領導接訪、參加聽證會、分析會、應急處置會,從源頭上減少信訪增量,快速高效化解積案。
為加強律所與各級矛調中心的實際對接,市司法局積極搭建平臺,探索“法律援助+律師調解”機制,在春節(jié)留人政策背景下,對拖欠農民工工資、辭退外來務工人員等勞務合同糾紛,以糾紛調解優(yōu)先介入法援案件,“一站式”多元化解矛盾糾紛,讓律師成為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助力軍。據統(tǒng)計,去年以來,我市律師參與信訪值班669人次,陪同領導接訪203次,提供法律咨詢9481次,參與疑難案件會商研判67場,成功化解信訪矛盾210件,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055件。
融入公益元素
開展“醫(yī)護級”法律服務
“李祖村是目前我市唯一的全國文明村,也是省級民主法治村,對基層社會治理的要求會更高,我們在這里成立李祖青年律師工作站,采取每周定期1-2天值班的方式,將黨支部工作與鄉(xiāng)村建設、青年創(chuàng)業(yè)相結合,送法下鄉(xiāng)、送法助創(chuàng)、送法解紛,碩果累累。”浙江澤大(義烏)律師事務所青年律師工作站負責人表示。
去年以來,市司法局聚焦社會公益問題,積極連接社會資源,在工業(yè)(產業(yè))園區(qū)、特色小鎮(zhèn)、村(社區(qū))、公共法律服務站點等地設立律師調解室,通過定期“坐診”、實案“問診”、把脈“出診”、聯(lián)席“會診”等方式開展融入式法律服務工作。依托園區(qū)、小鎮(zhèn)、樓宇等輻射點,建立市場主體法律服務隊伍,并先后在絲路金融小鎮(zhèn)、商城集團、缸窯村、李祖村等地設立法律服務站,探索“網格覆蓋、服務共享、保障多元”的市場主體法律顧問服務路徑。同時,市司法局鼓勵律師全面參與鎮(zhèn)(街道)合法性審查,規(guī)范基層黨委政府依法行政,一年來,律師參與鎮(zhèn)(街道)各類合法性審查381件次。
探索警律聯(lián)調
“指尖”服務延伸工作觸角
“警律聯(lián)調大大加強了矛盾糾紛調解的效率,讓不少困難群眾得到有效的法律援助!闭憬瓭纱螅x烏)律師事務所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浙江澤大(義烏)律師事務所團隊為未成年盜竊案的受害人提供免費法律幫助,向涉案人員的監(jiān)護人追償,已有6起相關案件訴至法院。這是該律所與稠江派出所開展警律聯(lián)調工作的縮影。
據了解,依托農村法律顧問和公共法律服務團,我市544個村(社區(qū))都已實現(xiàn)法律服務線上線下全覆蓋。在此基礎上,市司法局積極開辟疫情防控法律服務綠色通道,對困難群眾提供有效法律援助,優(yōu)先滿足防控一線的村(社區(qū))志愿者、網格干部的法律服務需求。如積極推動律所與派出所開展警律聯(lián)調,在各執(zhí)勤點設立品牌調解室,通過零距離服務、“背靠背”合作化解熱點、難點案件。
同時,律師服務團入駐“云溪娘舅”等公眾號,實現(xiàn)“掌上辦”“指尖辦”;開發(fā)“烏商解憂調解超市”等線上APP,當好“手掌上解紛管家”……自開展警律聯(lián)調工作以來,我市律師共提供線上線下法律服務155次,參與矛盾調解68件,成功調處26件;同時,義烏法律顧問覆蓋網格數(shù)2562個,覆蓋市場主體69.3萬,提供各項法律服務達3886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