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 1~3歲的寶寶飲食量時多時少,爸媽切不可把他吃得多的那次作為衡量寶寶食欲好壞的標準。正確的做法是:用幾天的時間,仔細觀察寶寶的日均進食量,只要寶寶的飲食在平均值附近,體重增長正常,就說明寶寶的生長發(fā)育是正常的。不用為寶寶某些天吃不好而擔心著急,過兩天,他自己就會多吃補回來的。 家長要盡可能減少食物中營養(yǎng)素的損失,給寶寶合理的搭配飲食,如果寶寶挑食嚴重,還應該給寶寶補充適量的營養(yǎng)素補充品,以保證寶寶攝入足夠的營養(yǎng),讓寶寶的體格與智力健康地成長。 達人支招 睡前故事 搞定挑食寶寶 亞當·桑德勒主演的熱門喜劇《睡前故事》讓全球觀眾笑彎了腰的同時,也領略到了睡前故事對孩子的重要,聽著睡前故事進入甜蜜的夢鄉(xiāng),大概是每個孩子的幸福生活寫照。其實,睡前故事不僅僅能促進寶寶智力開發(fā),開闊寶寶的視野,更是每個機智爸媽可以擅加利用的法寶。 寶寶沒有好的飲食習慣,偏食、挑食?別擔心,睡前故事就能幫寶寶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當然,要想請睡前故事幫寶寶克服挑食的習慣,還是要稍稍動動腦子,看看我家寶貝的真實例子。 寶寶不愛吃腥了吧唧的魚油?好吧,來個睡前故事。維尼小熊是我家寶寶最愛的童話,寶寶簡直是百聽不厭,于是聰明媽媽把維尼小熊的故事(只要是你家寶寶喜歡的故事)稍做修改,寶寶就開始逐漸接受她曾經深惡痛絕的魚油。 故事梗概:一天,百畝林里下起了大雪,維尼小熊和跳跳虎來找袋鼠小豆玩捉迷藏。他們打賭,誰輸了就要請對方去動物園玩(這個內容可以換,只要是你家寶寶最鐘意的獎勵都可以換進來)。維尼小熊和跳跳虎聯(lián)合起來跟袋鼠小豆比,本以為袋鼠小豆肯定找不到他們,可是袋鼠小豆有自己的秘密武器!嘿嘿,機靈的你肯定猜到了這個秘密武器就是——魚油(這個可以隨便換,比如你家寶寶不愛吃蘿卜)。悄悄吃了魚油的袋鼠小豆變得機智無比,不一會兒就找到了藏在雪地里大樹干后面的維尼小熊和藏在樹上的跳跳虎。不服氣的維尼熊和跳跳虎再次和小豆比,可是他們沒想到的是小豆想出了絕招:渾身涂滿白白的面粉,小豆一下子就消失在了皚皚白雪中!無論維尼和跳跳虎怎么找也找不到!那么小豆是怎么想到這個絕招的呢?嘿嘿,你又想到了吧,還是因為吃了魚油。 其實,這個故事原本沒有提到魚油,只是說袋鼠小豆靠聰明才智在捉迷藏游戲中贏了維尼小熊和跳跳虎。魚油這部分是我自己加入的環(huán)節(jié)。其實類似的故事太多了,比如大力水手吃菠菜。也許,你編得比我還棒呢!不管怎樣,聽過這個故事寶寶對魚油的看法確實改變了。 變身故事大王的小技巧 要想講好故事可不簡單,你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富有感情:為孩子講睡前故事,要用感情來表現(xiàn)氣氛,而且要輕柔甜美。講故事之前,最好先了解故事的主題和內容,如果自己先念一遍,掌握每一個角色的個性和故事情節(jié),那么講起來一定很自然生動。 2.聲音豐富:講故事時適度變化聲音,聽起來一定更加生動。例如火車的“嗚嗚”聲或汽車的“嘟嘟”聲,小狗“汪汪”叫和小貓“喵喵”叫,都可以用不同的擬聲發(fā)音來表現(xiàn),而不是呆板地念出字來;同樣地,爸爸的聲音和奶奶的聲音也應該不一樣。如果家長能夠充分表現(xiàn)愉快、憤怒、失望、難過等情緒,睡前故事就會和廣播劇一樣精彩。 3.愛心和耐心:如果昨天的故事還沒講完,孩子就睡著了,那么今晚講故事時,最好要有“前情提要”,以便孩子適度銜接。在講述過程中孩子可能會有疑問,這時候應該先為孩子解說,然后再繼續(xù),不要說“現(xiàn)在不要問,等講完了再告訴你”,那是最不高明的。記住,愛心和耐心是很重要的。 4.故事安詳:高潮迭起的故事當然能引起孩子注意,但也容易使孩子過度興奮,不適宜睡前講述。為了讓孩子安靜入夢,最好挑選有安定感、情節(jié)變化平靜的故事,孩子才不會越聽越興奮。家長講故事時,要把故事講得有安寧的氣氛;可以斟酌孩子的年齡和心智發(fā)育,稍微調整故事內容。 |
GMT+8, 2025-5-18 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