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雨村是《紅樓夢》中出場最早、貫穿始終的一個人物。從落魄窮儒、立志奮斗,到登上仕途,再到忘恩小人、貪官污吏,最終“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賈雨村走完了人生蛻變之路。 賈雨村雖出身詩書仕宦之族,因生于末世,祖宗根基已盡,人口衰喪,孤身一人,只能寄居葫蘆廟,每日靠賣文作字為生。賈雨村也算是有志青年,雖窮困潦倒,身處逆境,但追求功名之心未泯滅,刻苦攻讀以迎考,“玉在匣中求善價,釵于奩內(nèi)待時飛”,夢想有“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的那一天。功夫不負有心人。不久果在鄰居富紳甄士隱的資助下,進京趕考,金榜題名,步入仕途。可命運不濟,因不善官場交際,巴結(jié)逢迎,“恃才侮上”,不到一年,便被上司參了一本,革職丟官。 此時起,賈雨村開始學(xué)乖了,他內(nèi)心雖然十分慚愧、憎恨,但面上全無一點怨色。下野后,他假借游覽,探訪所有將來可以東山再起的關(guān)系。他到了蘇州,碰到了林黛玉的爸爸林如海,自薦做了林黛玉的家教。林如海是當(dāng)時的巡鹽御史,皇帝的親信,官場人脈豐富。賈雨村以家教為由搭上了林如海這根“天線”,借其相助,重返仕途,當(dāng)上了應(yīng)天知府,剛及而立,官至正廳級。 賈雨村可謂年輕得志,這時的他既有理論功底,又有實踐經(jīng)驗,生活過底層社會,了解民間疾苦,深知世間冷暖,臨政履職,若能為民伸冤、解憂排難、廉潔奉公,或許將來能成為像包拯、海瑞那樣的清官。遺憾的是,他上任后的“第一粒扣子”就扣錯了。 賈雨村到應(yīng)天府上任的第一天,便碰上一樁人命官司。聽到死者家屬喊冤,聽說兇手逍遙法外,賈雨村竟成了變色龍:先是勃然大怒,傳令捉拿兇手,流露出為民做主、報答皇恩的真情和良知;接著,門子使眼色、吹耳邊風(fēng)、道“護官符”,讓他正義與怒火全消,瞬間轉(zhuǎn)為猶豫和遲疑。兇手薛蟠背后的賈家,是金陵城最有權(quán)勢的家族;薛蟠強搶的香菱,正是甄士隱的女兒。無論賈家,還是甄家,都是自己不同人生階段的恩人。袒護兇手,不救香菱,不僅徇私枉法,還對甄家食言,良心喪盡;法辦兇手,就會得罪權(quán)貴,別說烏紗帽難保,就連性命也危險。賈雨村陷入兩難境地。 “賈史王薛”的“護官符”,在賈雨村耳邊縈繞;曾經(jīng)的革職經(jīng)歷,讓他不想重復(fù)昨天的故事。賈雨村權(quán)衡再三,還是覺得仕途比報恩重要,徇私比秉公得利�!皟珊ο鄼�(quán)取其輕,兩利相權(quán)取其重”,終于私欲占了上風(fēng),他不僅放任兇手逃之夭夭,聽任恩人之女墮入火坑,而且迫不及待地致信賈政和王子騰,邀功請賞。此時,他再也沒有了“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儒生風(fēng)骨,只留下趨炎附勢的奴才嘴臉。 聽從葫蘆僧判斷的葫蘆案,是賈雨村扣錯的從政之路的“第一粒扣子”,也是他人格蛻變的開始。封建官場的大染缸,造成并加速了他的靈魂蛻變,在貪腐之路上越滑越遠,作惡之手段愈演愈烈。他為了滿足賈赦索取石呆子古扇的欲望,便設(shè)了法子,訛詐石呆子拖欠官銀,把古扇抄來,做了官價,逼得石呆子家破人亡;后來眼看賈家失勢,他不僅毫無報恩之心,而且落井下石,狠狠地踢了賈府一腳,造成了賈府被查抄。賈雨村的官位步步高升,而為官做人的道德良心卻漸漸泯滅。蛻變,給賈雨村帶來的只是一時榮耀,最終還是扛上枷鎖,淪為階下囚。 賈雨村是《紅樓夢》小說中的虛構(gòu)人物。但是在今天一些貪腐官員的身上,尤其在有些年輕干部的變節(jié)上能找到他的影子。從五年受賄違規(guī)辦證1533本的“80”后科長向左平,到工作尚不滿一年就涉嫌貪污40余萬元民生領(lǐng)域資金的“90”后女干部張藝,再到以收款不入賬、偽造收款事實等方式陸續(xù)侵吞公款達6900多萬元的“95”后干部張雨杰,這些年輕干部也曾有志向、有能力,可當(dāng)手握權(quán)力,面臨公與私、民與己、正與邪的選擇時,“第一�?圩印本涂坼e了,后來步步錯,終于走上了不歸路。 穿衣服第一�?圩涌坼e了,后面的扣子就全扣亂了,還得解開重來。不同的是,仕途的“扣子”只有直播,沒有彩排,不可能重新來過,扣錯了必將付出沉重的代價。德不配位,必有禍殃。望從政為官者尤其是年輕干部們引以為戒,不要步賈雨村的后塵。 |
GMT+8, 2025-7-23 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