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他身穿警服,頭戴警帽,每天穿梭在車來車往的道路上,處理事故車輛、檢查亂停亂放車輛,為市民安全出行提供保障;有時候,他又會出現(xiàn)在義烏市中心血站無償獻血的隊伍中,從1998年第一次獻血至今,已累計獻血50次,共27400毫升。他就是義烏市交管分局交通違法處罰大隊民警吳文生。
因一篇報道走上無償獻血之路
吳文生今年53歲,是交管分局交通違法處罰大隊的一名民警。從事警察這份職業(yè),常常要起早摸黑。年輕時,吳文生總是戰(zhàn)斗在治安第一線,通宵達旦地守候、絞盡腦汁地偵破,逢年過節(jié)也追逃,非死即傷的戰(zhàn)斗是他工作的常態(tài)。家人常擔心他的身體健康和安危,但他總被信念支撐著,勇于擔當,覺得能讓社會和諧穩(wěn)定,自己付出再多也值得。
1998年12月的一天,吳文生從《義烏日報》上看到一篇報道,得知當時愿意無償獻血的人寥寥無幾,許多患者在需要時只能依賴有償獻血維持生命,而且臨時找人較困難!爱敃r我就想,獻血也能救人,萬一有人需要呢,我不能見死不救!眳俏纳f,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帶著剛滿17個月的兒子,騎著自行車趕往南門街的義烏市中心血站。血站工作人員聽說他愿意無償獻血,就特別熱情地將無償獻血的流程告訴他。
“當時血站的條件和現(xiàn)在沒法比!眳俏纳f。在無償獻血前,吳文生得先去不遠處的義烏婦幼保健院抽血化驗,還要掛號排隊,等待化驗結果,整個驗血過程長達1個多小時!懊看潍I血前都要驗一次血,雖然耗時,但我覺得自己這件事做對了!眳俏纳f。
為救更多人而堅持獻血20年
有了第一次無償獻血,就有第二次、第三次。1999年,吳文生調(diào)至大陳派出所工作。一天上午,吳文生接到義烏市中心血站的電話,說有一名在交通事故中受傷的患者急需用血,目前找不到合適的血型,而剛好血站記錄中吳文生的血型與那名患者一致,血站希望他能跑過去一趟!爱敃r我正好在值班,沒有時間過去!眳俏纳f,血站就派人開車到大陳派出所,在他身上抽取了400毫升血液。正是因為有他的緊急獻血,那名患者才轉危為安。
從1998年第一次獻血開始,吳文生每年都無償獻血兩次,至今從未間斷。后來,他聽說許多做了大手術的病人因為血小板指數(shù)不夠而陷入危險中,為了能幫助更多這樣的病人,吳文生又開始捐獻血小板!矮I血對身體的要求很高,假如驗血后血液指數(shù)不達標,是不能獻血的。”吳文生說,為了保證健康獻血,他每天都鍛煉身體,體重保持在83公斤左右,哪怕平時重了1公斤, 他都要減少飲食,加強鍛煉,將那1公斤脂肪減掉。
6年前,吳文生還去做了造血干細胞采樣,并加入中華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成了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我一直在等待,希望自己的造血干細胞能幫助到需要的患者!眳俏纳f。
影響身邊人加入獻血者行列
“吳警官的獻血事跡我們都知道,好多人受他影響,也成了無償獻血志愿者!眳俏纳耐露″\峰說。
吳文生在處警中隊工作期間,有一次,義烏市中心血站的獻血車開到了大陳鎮(zhèn),他第一個跑去獻血,一旁的警員受他影響,也跟著去了。只有一會兒功夫,整個派出所30多名警員都在他帶頭下,到獻血車門前踴躍獻血。
這些年,在吳文生的影響下,他的鄰居、同事、同事的家屬、弟弟、兒子等一大批人都加入了無償獻血者的隊伍!拔也粡娗笊磉吶艘欢ㄒI血,但我會把獻血的意義告訴他們!眳俏纳f。
吳文生告訴記者,在獻血過程中,他常聽說一些遭遇交通事故的患者,因為在抽血、驗血過程中耽誤急救的最佳時機,流血過多而死亡。他認為,如果能在駕駛證上標明駕駛員的血型,緊要關頭就能及時抽調(diào)血液,爭取到更多的搶救時間,駕駛員也能救人救己。他已經(jīng)把無償獻血融入了自己的生活,成了自己的義務和責任。
每次無償獻血后,吳文生都會把血站贈送的紙杯或禮品轉送給身邊有需要的人,他笑稱自己只是義烏市無償獻血隊伍里的一朵不起眼的小花,但不會因為身邊鮮花盛開而停止自己的綻放!拔疫有7年可以獻血,能在工作之余為人民做點貢獻,這是我無上的榮光!眳俏纳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