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功俊(本報市民監(jiān)督團成員):對城郊結合部共享單車亂象的治理,轄區(qū)、相關職能部門要重視,單車運營企業(yè)也要負起責任。除此之外,最關鍵的還是在“末端”,建議落實好“門前三包”或者“門前五包”工作制度,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目前的狀況看,這項制度的落實情況顯然不盡如人意。落實好“門前包”制度,是沿街單位或個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實際上,即使不考慮公共利益,僅從單位或個人利益出發(fā),也有必要打理好自家門前這“一畝三分地”——— 倘若門前臟亂不堪,自身形象豈不也受影響?
一片楓葉(網友):落實“門前三包”或者“門前五包”制度,不能僅憑商戶、企業(yè)自覺,更重要的是建立起網格化巡防管理機制,以此來敦促這項制度真正落實到位。在健全監(jiān)督管理機制的同時,不妨加大行政處罰力度——— 只有令不盡職履責者感受到切膚之痛,他們才能真正懂得“門前三包”或者“門前五包”的責任和意義。就拿商戶、企業(yè)門口任意停放共享單車的現象來說,其實大都是“自己人”干的,如果企業(yè)、商戶能夠教育引導好員工,制定相應的考核規(guī)定,同時安排門衛(wèi)或者值班人員對自家門前亂停放的共享單車進行歸置,對不文明騎停行為進行勸導或者“處罰”,那么自家門前就會變得整齊有序,商戶、企業(yè)的“臉面”也會越來越靚。
于連友(社區(qū)居民):治理共享單車亂象,需要每一位居民參與,人人做到文明騎車、停車。同時,對于那些違規(guī)騎停者要敢于制止,發(fā)現有亂停亂放的共享單車,居民也可以動手將它們歸置到位,比如將停放在斑馬線上的共享單車移到停車位內,將扔進綠化帶里的共享單車搬到其本該停放的地方等。除此之外,有關部門還要對故意損壞單車、亂停亂放亂扔共享單車等行為進行懲治,讓違規(guī)者付出代價。如果大家齊心協(xié)力,那么,為我們提供便利的共享單車也能夠成為城市文明的風景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