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搖撥浪鼓的學員注意!跟著音樂節(jié)拍,你們就開始起舞,動作一定要柔和……”連日來,廿三里街道老年大學排練廳內,虞修苞、黃琦妍老師積極組織排練大型婺劇《逛老街》,演員們精神抖擻、熱情高漲。
據(jù)了解,正在加緊排練的這臺現(xiàn)代婺劇,是虞修苞根據(jù)廿三里街道編寫的《廿三里老街》一書改編的。該劇作曲鮑秀忠、導演林文貴等是婺劇界的精英。劇中的22名演員大多是老年大學婺劇班學員。
“該劇從劇本創(chuàng)作到排演,歷時半年,得到了市老干部局等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庇菪薨榻B,《逛老街》聚焦廿三里老街故事,以老街為脈絡和主線,展現(xiàn)了敢為人先、不怕挫折的廿三里人在黨的英明領導下,從貧窮走向富裕、富強的發(fā)展歷程。該劇總時長約20分鐘,共分七大場景,分別為序幕《雞毛換糖》、第二場《廿三里由來》、第三場《老街概況》、第四場《星羅密布的商鋪》、第五場《傳統(tǒng)手工藝再現(xiàn)》、第六場《市場變遷》、第七場《落幕》等章節(jié)。
“這部劇編寫得非常好,我們排演的心情也非常舒暢!辨膭“鄬W員虞海燕,是原廿三里供銷社的退休職工。在廿三里供銷社工作近40年的她,親歷了廿三里老街的發(fā)展變化,對這條老街有著非常深的感情。她說,有機會擔任《逛老街》的主唱角色,覺得很榮幸,排練雖很辛苦,卻一直樂在其中。
據(jù)悉,有著“撥浪鼓之鄉(xiāng)”“中國小商品城的發(fā)祥地”之美譽的廿三里,自北宋以來就是商賈云集、南北商貿之地;到明清時期,更成為名揚四方的商貿重鎮(zhèn)。具有上千年歷史的廿三里老街店鋪林立,從上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廿三里小商品市場風生水起,熱潮涌動,對全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作出巨大貢獻。
廿三里街道黨工委非常重視該劇的編排工作,并將該劇列入街道“黨史學習進萬家”系列活動之一。“從目前的排練情況看,預計在六月中旬就能首演!必ト锝值老嚓P負責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