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汽車的很多人都遇到過這樣的困境:臨時車號牌已經(jīng)到期,4S店新車上牌進展緩慢,眼看新買的車不能上路。情急之下,不乏有人買個假車牌來使用。殊不知這一權(quán)宜之計不僅違法,甚至可能構(gòu)成犯罪。
26歲的何某是新昌縣人,在義烏某汽車銷售公司做銷售員。2月份以來,該公司因資金周轉(zhuǎn)不靈,致使購車客戶不能按時上車牌。臨時車號牌陸續(xù)過期,購車客戶不斷到公司投訴,要求完成上牌手續(xù)。為緩解不能按時上牌而造成的投訴壓力,何某想了很多辦法。一天,他無意間看到淘寶網(wǎng)上有人銷售假的臨時車號牌,便決定購買。隨后,何某購買了18個號碼共36張車牌。
收到車牌后,何某將其中的10張?zhí)顚懞孟嚓P(guān)信息,提供給5名客戶使用,待客戶車輛正式上牌時,他再將偽造的臨時車號牌收回并銷毀。雖然知道這是違法行為,但何某僥幸地認為,只要一切順利,待公司渡過資金周轉(zhuǎn)不靈的特殊時期,就可以按時完成新車上牌,再也不用偽造臨時車牌來應(yīng)付客戶了,不會造成任何后果。不料,7月30日,一名客戶因使用偽造的臨時車號牌被交警查獲,何某偽造臨時車號牌的行為也因此事發(fā),民警在其辦公室內(nèi)查獲未投入使用的臨時車號牌25張。
近日,何某因涉嫌偽造國家機關(guān)證件罪被義烏市檢察院提起公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