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作為最重要的調料之一,價格低廉,不可或缺。普通食鹽的價格大約是3元400克,但最近在網絡上,一些“網紅鹽”悄然走紅,例如喜馬拉雅粉鹽、喜馬拉雅海棠鹽、美國夏威夷火山紅鹽等,425克一瓶的售價在100元上下,打破了人們對鹽的常規(guī)認知。 在商家的文案介紹中,每一種鹽都“有點故事”,比如來自夏威夷火山的紅鹽適合烤肉,黑火山鹽則“內含活性炭物質”,適合用來烹飪重口味食材。歸集起來,“網紅鹽”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賣點——“含有特殊礦物質”,并號稱“好看又好吃”“更健康”。 那么,這些鹽真的比普通食鹽更好嗎?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表示,商家宣稱,“喜馬拉雅粉鹽中,氯化鈉含量在98%以上,其余的鐵、鈣、鎂、鉀、鋅、硅、銅等80多種人體所需礦物質,是名副其實的鹽中之王”。換句話說,就是純度98%的食鹽,剩下2%是80多種雜質。 專家提醒,通過鹽來補礦物質的想法是不靠譜的。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的食用鹽主要有三類,即海鹽、湖鹽、礦鹽。鹽的來源不同,但在營養(yǎng)成分和價值上沒什么大差別。在《食品營養(yǎng)強化劑使用標準》修訂后,食鹽不再允許添加除碘以外的營養(yǎng)強化劑,至于鈣、鐵等礦物質,通過吃鹽來攝入是不靠譜的。鹽只是一個調味品,并不是保健品,不需要關注太多成分,只看鈉、碘這兩項足夠了。而那些“網紅鹽”宣傳文案中的故事,沒有科學依據,宜謹慎看待,不要盲目跟風,否則損失的不僅僅是錢,可能還有健康。  | 
GMT+8, 2025-11-4 09:27